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张飞捉周瑜故事在通俗文学中的传播兼论非小说(3)

来源:传播力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鼎峙春秋》中也有相当明显的剧情拼贴痕迹。如在第22出有一支【越调支曲·调笑令】,曲词中有“黄鹤楼上,痛饮醉喧哗。道是,沉醉染黄沙”几句,

《鼎峙春秋》中也有相当明显的剧情拼贴痕迹。如在第22出有一支【越调支曲·调笑令】,曲词中有“黄鹤楼上,痛饮醉喧哗。道是,沉醉染黄沙”几句,[12](P488)提到周瑜在黄鹤楼设宴,意图加害刘备之事。实际上在《鼎峙春秋》中并无涉及黄鹤楼的相关情节,可见《鼎峙春秋》的作者在创作此剧时,也参考了不少前代剧作,但其并非完全照搬前剧,而是对它们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写。然而在改写时也没能仔细核查前后文,遗留下了一些漏洞。

《鼎峙春秋》创作完成于清代乾隆年间,故事来源则更加复杂。有学者对《鼎峙春秋》的文本来源进行考辨,归纳出其与《连环计》《续琵琶》《古城记》《草庐记》《赤壁记》《西川图》《四郡记》《狂鼓史渔阳三弄》等多个剧目之间的关系。[13]而对剧中涉及到“张飞捉周瑜”的相关情节进行回溯,不难发现,此剧在成书时,除《草庐记》外,在剧情设置上可能还参考了《两军师隔江斗智》一剧的相关情节。[14]在《隔江斗智》第三折结尾,写张飞奉诸葛亮之命护送刘备夫妇登船过江到荆州后,躲进刘备夫妇车中。周瑜赶来跪在车前,向孙夫人陈述自己夺取荆州之计。张飞从车中出来羞辱周瑜,周瑜羞愤交加,旧伤复发,被甘宁、凌统扶下。张飞说道:“周瑜,眼见的你这一气,无那活的人也。”[15](P1318)不难发现,这段故事也发生在刘备完婚之后,张飞对周瑜的戏弄也构成了“三气周瑜”的最后一环,直接导致了周瑜的死亡,与《鼎峙春秋》的故事发展十分相似。由于目前可见最早收录《隔江斗智》的《元曲选》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远早于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的《鼎峙春秋》,且《鼎峙春秋》在成书时广泛参考了前代戏曲,因此有理由认为《鼎峙春秋》在涉及“张飞捉周瑜”的部分,除《草庐记》外,很可能也参考了《隔江斗智》的相关内容。《鼎峙春秋》将这些剧中的相关情节杂糅重组,才形成现在所能看到的“张飞捉周瑜”故事面貌。

三、“张飞捉周瑜”故事与小说情节的离合关系

根据目前所见文献,“张飞捉周瑜”故事源头最早可追溯至《草庐记》,在《草庐记》基础上创作完成的《鼎峙春秋》,则使这一故事定型,并对此后的通俗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鼎峙春秋》中的“张飞捉周瑜”故事之所以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原因:

《鼎峙春秋》作为奉敕所撰的宫廷大戏,在此前各类“三国戏”的基础上纂集完成,可称之为明清“三国戏”的集大成之作。此剧创作完成之后,曾在嘉庆、道光年间多次演出,据王芷章《昇平署志略》所载,嘉庆二十四年(1819)、道光二十一年(1841)、二十三年(1843)均演出过《鼎峙春秋》。[16](P77-79)周明泰《清昇平署存档事例漫抄》中也记载,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二十八年(1848)、二十九年(1849)也上演过《鼎峙春秋》中的折子戏。[17](P140)可见,《鼎峙春秋》是宫廷演剧中颇受欢迎的剧目。

不仅如此,清代中后期以来的宫廷演剧对民间戏曲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宫廷演剧的形式和剧目会对民间庆典演戏产生影响,同时宫廷演剧也会吸收外班剧目及使用民间艺人进行表演。在这一过程中,宫廷与民间戏曲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关系。[18]齐如山在《京剧之变迁》中就指出,清末三庆班连台本京剧《三国志》即源自《鼎峙春秋》:

全本《三国演义》乃乾隆年间庄恪亲王奉旨所编,名《鼎峙春秋》。原系昆曲,场子剪裁,都非常之好。小生陈金爵等,曾演于圆明园,后经卢胜奎手,改为皮黄,由三庆班排演出来,脚色之齐整,无以复加。[19](P51)

相较之下,《草庐记》虽成书较早,但其流传程度远远不及《鼎峙春秋》,所产生的影响自然有限。

其次,通俗小说对民间社会的知识体系建构、道德观念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通俗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文体。[20]因此,其他通俗文学形式与通俗小说关系的密切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其流传的广度。一般来说,戏曲、说唱常从通俗小说中汲取灵感,将通俗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进行改编。这样产生的通俗文学作品容易被观众所接受,也更容易得到好评,从而广泛流传。

《草庐记》刊刻于明万历年间,此时《三国志演义》已经有嘉靖壬午(1522)本、嘉靖二十七年(1548)叶逢春本、万历二十年(1592)双峰堂本等多个版本,各版本在文字、情节上虽有不同,但主体故事已经定型。以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为例,书中仅用了12则的篇幅,便讲述了诸葛亮计取四郡、孙曹合肥之战、孙刘联姻、曹操大宴铜雀台、马超兴兵造反、诸葛亮三气周瑜等内容,情节十分紧凑。并且小说涉及到三气周瑜的情节分别以“诸葛亮一气周瑜”“诸葛亮二气周瑜”“诸葛亮三气周瑜”为题。说明在小说作者的设置中,“气周瑜”的主体始终是诸葛亮而非他人。而在“张飞捉周瑜”故事中,虽然张飞是在诸葛亮授意下埋伏在芦花荡,但诸葛亮在其中起到的只是间接作用,自然不符合小说作者的情节设置。因此,“张飞捉周瑜”及类似故事,既背离史实,又对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无益,在成书时自然被小说作者舍弃掉了。不过,这些未被小说采纳的故事大多曲折新奇,多有情爱、打斗描写,符合普通观众的欣赏趣味,才在民间戏曲中具有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文章来源:《传播力研究》 网址: http://www.cblyjzz.cn/qikandaodu/2021/0611/1500.html



上一篇:互联网视域下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优化再思考
下一篇:从流行到受阻斯蒂芬金作品的跨文化传播

传播力研究投稿 | 传播力研究编辑部| 传播力研究版面费 | 传播力研究论文发表 | 传播力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传播力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