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从三种民国词选看东坡词的接受与传播(2)

来源:传播力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词选》一书是胡适于1923年开始编撰,历经一年完稿。胡适的编选动机十分明确,他在《词选》序言部分说:“我深信,凡是文学的选本都应该表现选家

《词选》一书是胡适于1923年开始编撰,历经一年完稿。胡适的编选动机十分明确,他在《词选》序言部分说:“我深信,凡是文学的选本都应该表现选家个人的见解。近年朱彊村先生选了一部《宋词三百首》,那就代表朱先生个人的见解;我这三百多首的五代宋词,就代表我个人的见解。我是一个有历史癖的人,所以我的《词选》就代表我对于词的历史的见解。”[9]2胡适在序言中承认他深受朱祖谋借用词选来宣传自己词学思想的影响,由此他也想借《词选》来宣传他的白话词学观念,《词选》中反映的词学思想是从他早年编撰《国语文学史》等书中延续而来,并且发展得更为系统具体,可以说是集胡适乃至当时白话词学思想之大成。

《词选》共收录东坡词20首(具体篇目参见下文表1),胡适对东坡词的推崇程度可见一斑,词作入选的数量屈居辛弃疾(46首)、朱敦儒(30首)、陆游(21首)之下,排名第四。从上面所列的20首篇目来看,既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等这样的经典名篇,也有《哨遍》(为米折腰)《无愁可解》(光景百年)这样的鲜少出现在大众视野、基本不被传统型词选编入的非本色作品,这些非本色作品的艺术价值未必高于未入编东坡词作,但却因其具有鲜明的白话性,语言较俚俗化,符合胡适认为的白话词学的要求。具体分析一例,如胡适选苏轼的一首不是很出名的且词作者还存考证的《无愁可解》(光景百年),却没有选古今名家词选中常常入选的《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现将这两首词列出,试作比较:

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来不识愁味。问愁何处来,更开解个甚底。万事从来风过耳。何用不著心里。你唤做、展却眉头,便是达者,也则恐未。此理。本不通言,何曾道、欢游胜如名利。道即浑是错,不道如何即是。这里元无我与你。甚唤做、物情之外。若须待醉了、方开解时,问无酒、怎生醉。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就词作的艺术价值而言,《水龙吟》远高于《无愁可解》。王国维曾对这首《水龙吟》有很高的评价,认为“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11]该篇虽是次韵之作,但其艺术构思颇为巧妙,曲尽杨花妙处,神致体格兼备,远超原作,可以说是苏轼的传世名篇。但《无愁可解》运用丰富的口语化词汇,词作贵在通俗明白,更加符合胡适的选词标准。

胡适还通过序言、附录、词人小传等内容充分表现了其崭新的词史观念,也显露出大量东坡词入选的原因,他认为“词至苏轼而一大变”“他只是用一种新的诗体来作他的‘新体诗’。词体到了他手里,可以咏古,可以悼亡,可以谈禅,可以说理,可以发议论。”[9]5可以看出,胡适十分肯定了苏轼在词体解放上所作出的贡献。

除此之外,胡适的白话词学观念并不是单纯地偏向那些口语化的俚俗之作,他更深一步提出了雅俗意境之别,这也是东坡词入选数量多于那些以俗取胜的词人词作的原因,他认为“秦观的词和柳永的词很相近;柳永的词能通俗,但风格不高;秦观的词的意境稍胜于柳词,但有时也还不免俗气……苏轼便没有这种俗气了。”[9]122可见,胡适对于诗词的雅俗意境有独到的见解,而不是单一地追求流于通俗的绮丽词句。

另外,《词选》作为现代型词选的代表,相比于传统型词选大多只有简单圈点等标注方式,其形式上可谓独具一格。首先,《词选》更注重基本的断句,胡适对传统长短句形式的词体进行再创造,用标点隔开声调上的停顿处,学习英美意象派诗歌形式,着重凸显意象,如苏轼《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10]108《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10]113等等,虽然突出了词中的意象,但破坏了原来词句中声调连贯,导致诗词意境被无端割裂开来。其次,胡适对于词作中的语法问题作了相当详细的注释,以便于初学者的理解,如苏轼《阳关曲》中“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注释为“‘此身此夜’是并列的。‘明月’是看字的止词。‘明年’是表示时间的副词。”[10]107《卜算子》中“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注释为“以下几个‘动词’的主词皆是上半阙说的‘孤鸿’。”[10]113等等,这些都说明胡适对于词作语法的重视。除此之外,胡适对于词作中的地名和人名进行划线注释,例如,他将“赤壁”注释为“赤壁有二:一在湖北嘉鱼县东北江滨,是周瑜与刘备破曹操军之处。一在黄冈县城外,苏轼游的乃是此地,他误以为是周郎赤壁。”[10]116可见《词选》已有现代教科书的雏形。

文章来源:《传播力研究》 网址: http://www.cblyjzz.cn/qikandaodu/2021/0611/1502.html



上一篇:从流行到受阻斯蒂芬金作品的跨文化传播
下一篇:语词文化传播试析聊斋志异在北京的报刊传播

传播力研究投稿 | 传播力研究编辑部| 传播力研究版面费 | 传播力研究论文发表 | 传播力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传播力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