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麻辣财经:科学传播,如何激活青少年的好奇心

来源:传播力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有学生问我,考上清华和中500万彩票哪个更难?今天我们就讨论一下这个问题。”知名网红科普达人、人大附中物理教师李永乐的一则科普视频,在某播放平台上收获了极高的点击率

“有学生问我,考上清华和中500万彩票哪个更难?今天我们就讨论一下这个问题。”知名网红科普达人、人大附中物理教师李永乐的一则科普视频,在某播放平台上收获了极高的点击率,并吸引了大量网友在弹幕留言:

“原来概率是这么算出来的。”

“扎心了,都不大。”

“应该早点学数学正态分布。”

“看来买彩票中500万的概率比考上清华还低5000倍……”

用有趣的话题引入,靠通俗易懂的话语解读,加之专业科学的分析,李永乐的科普作品受到了包括青少年群体在内广泛人群的喜爱。

在日前举办的一场名为“科学传播如何激活青少年的好奇‘芯'”主题沙龙上,包括李永乐等科普达人在内的院士、专家、教师、学生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青少年好奇心的培养。

增强青少年的科学兴趣,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离不开科学普及。好的科学普及能在青少年的心中播下一粒种子,有望长成一棵挺拔的参天大树。当前青少年科普还存在哪些问题?青少年到底喜欢看什么科普作品?从家庭、学校到社会,该如何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麻辣姐就在现场,为您一一道来。

有些科普作品,青少年为什么不爱看?

中国科协前不久发布的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4.36个百分点。尽管我国科学素质水平快速提升,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提升青少年群体的科学素质依然任重道远。

不少专家认为,青少年科普存在的首要痛点是吸引力不够。“学生根本听不下去,对科普书籍有强烈的抗拒。”一位初中化学老师说,自己也觉得一些科普书籍过于晦涩僵硬,没有办法将深邃道理说得简单、说得有趣。尤其互联网发展带来了信息碎片化,学生们的注意力资源更容易被分散。而市面上真正理解青少年心理、符合青少年阅读习惯、顺应青少年成长规律的科普精品也不够多。

专家们还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青少年科普工作的形式亟需与时俱进。比如科技馆是青少年接受科普的重要场所,但是一些科技馆展品局限于陈列,缺乏真正有效的互动。还有一些家长和老师始终对青少年科普缺乏深刻的认知。很多人把对科学的需求变成了对考试的需求,有人觉得科学和数学唯一的作用就是助力考试拿高分,生活中其实没什么用。孩子说学校的“自然”“科学”等课程更像是“点缀”和“调剂”。

专家认为,青少年科普工作中的缺位、误区等问题,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被扼杀或者被忽视。构建优秀的青少年科普传播格局,促进更多高质量科普产品产出,培养更多科普人才,是意义重大、刻不容缓的事情。

培养青少年好奇心和创造力,需要构建科学传播体系

培养青少年好奇心,第一课堂“家庭”和学校都很重要。

清华大学学生厉海川是一名科普爱好者,也是位科普小作家。“从小时候开始,我家书柜就摆满了科普书籍,包括牛津少儿百科全书等,两本加起来1000多页厚,每页我都看过很多遍。在我最具有好奇心的年龄时,是这些科普书籍滋养了我的好奇心。”对青少年特别是幼儿来说,阅读是培养好奇心最好的方式之一,通过阅读开阔眼界和深入思考,能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对事物判断的方法和能力。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说,培养青少年好奇心和创造力,需要构建有利于好奇心培育发展的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体系。孩子的好奇心可能是一时的,好奇心一旦被激发起来,父母和老师可以发挥作用,引导帮助孩子坚持下去。

李永乐老师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过多把精力投入到传授考试技巧和解题套路,而忽略了知识本身的美。要把学生带到科学花园里,让学生明白知识和科普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承担起培养孩子科学精神的责任。我现在做的,就是希望让那些正在读书的孩子和已经毕业的成年人感受到科学的魅力,让他们知道学习科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考证考大学,而是能够理解这个世界,最终改造这个世界。”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社会各方力量的及时补位,也能够帮助孩子们获得更多尝试的空间和锻炼的机会。

最近,《科学故事会》编辑部正在承办一个青少年的科学创作活动。主办方说,在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中,阅读和写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类似科学创作活动,就是希望向青少年敞开机会,鼓励更多的家长、老师以及孩子参与到科学传播中来。一方面,阅读科幻、科普作品,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的知识储备,唤起他们对科学的喜爱;另一方面激励青少年自己动手写,更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感、培养持续动力。

文章来源:《传播力研究》 网址: http://www.cblyjzz.cn/zonghexinwen/2021/0407/1016.html



上一篇:秘鲁境内变异新冠病毒加速传播 政府拟改变疫苗
下一篇:王一博最爱冷泡茶,《天天向上》趣味传播传统

传播力研究投稿 | 传播力研究编辑部| 传播力研究版面费 | 传播力研究论文发表 | 传播力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传播力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