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将科学传播比作“芯片” 专家探讨如何激活青少

来源:传播力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新网北京3月28日电 (张素 李荔)“做科普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已从事化学、化工教学60余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金涌在一场沙龙活动上说,随着时代发展,“以知

  中新网北京3月28日电 (张素 李荔)“做科普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已从事化学、化工教学60余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金涌在一场沙龙活动上说,随着时代发展,“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科普定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在他看来,做科普应遵循的原则在于,一是科普内容要正确;二是科普内容要可行或可期待,“有近未来性或超前性”;三是科普内容要有趣味性,“能吸引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群”;四是传播内容要积极向上。

3月27日,以“科学传播如何激活青少年的好奇‘芯'”为主题的沙龙在北京举行。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金涌受邀演讲。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供图

  金涌表示,科学普及应以思维方法或科学精神为导向,更多传递知识产生的过程。他呼吁更多有识之士一起把这件事做大、做好。

  27日,以“科学传播如何激活青少年的好奇‘芯'”为主题的沙龙在北京举行。这项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组织开展。

  谈及为何将主题定为“好奇‘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科学故事会》主编王挺解释,是把科学传播比作“芯片”。他指出,高质量的科普正在从以知识导向的传统1.0模式科普,向思维导向或者科学方法导向、科学精神导向的2.0模式转变。

  近期,中国科普研究所开展了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

  “由此可见,科普工作已在整个国家的创新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王挺说,面对新时代培养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创造力,需要构建有利于驱动好奇心的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的体系,需要加强建设科学阅读和创作的媒体传播平台,“大家一起把激发好奇‘芯'的事做好”。

  对此,身处教学一线又有科普经验的师生代表也有不少感触。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物理教师李永乐是活跃于网络的一名科普达人。他坦言,很多人把对科学的需求变成了对考试的需求,认为科学和数学唯一的作用就是考试。

  李永乐说,与其成为一名把花草修剪成自己喜欢样子的“园丁”,他更希望教师们成为把学生带入“科学花园”的“导游”,承担起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带领学生领略“科学之美”的责任。

  清华大学在读学生厉海川参与科普活动多年,也是《科学故事会》的一名作者。他以自身经历勉励学子多读课外书、找到兴趣点,他还建议让科普与科幻实现“梦幻联动”,丰富科普的传播形式。

  本次科学传播沙龙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承办,《科学故事会》编辑部、北京科技报社等协办。北京科技记协在沙龙上宣布,将协同相关单位共同打造“好奇‘芯'科学平台”。(完)

文章来源:《传播力研究》 网址: http://www.cblyjzz.cn/zonghexinwen/2021/0328/948.html



上一篇:【网络文明传播】读经典 品书香:一起在阅读中
下一篇:“重庆悦来城市传播研讨会”在清华大学新闻与

传播力研究投稿 | 传播力研究编辑部| 传播力研究版面费 | 传播力研究论文发表 | 传播力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传播力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